科技加持让宁夏 “红色名片”越来越亮

本网讯 近年来,小枸杞大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鲜枸杞更是以其圆润甘甜、色味绝佳,成为消费者热捧的时尚“水果”。从“保温杯里泡枸杞”的传统吃法到枸杞酒、枸杞原浆、枸杞轻食、枸杞面膜、枸杞口红、锁鲜枸杞、枸杞护眼水等系列精深产品缤纷上市,业态丰富、设计时尚、体验亲民,为各消费群体提供了别样的康养体验。科技创新助推枸杞深度研发,让宁夏枸杞有了更多新形态,也迎来了新机遇。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将枸杞产业列为“六特”产业之一,制定自治区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省级领导包抓机制,高位推动、科学谋划、顶层设计,强力助推现代枸杞全产业链发展。宁夏加强枸杞产业技术研发,建设了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在枸杞种质资源收集、优良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控、规范化栽培等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多个重大成果。科技加持让宁夏枸杞这张“红色名片”越来越亮。

科技加持让枸杞更红更亮

科技创新 引领枸杞产业提质增效

“庄园曾经是一片荒滩,周边十几公里没有村镇。但却有着枸杞原产地独有的经纬优势,尤其灌溉水源是发源于罗山保护区的天然碱性水。”玺赞庄园枸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聂正宝说,如今已建成了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生产、加工、仓储车间和配套设备等生产设施,建立了社会化服务、研学教育、休闲观光旅游、电子商务及智能管控等体系,形成了以生态枸杞种植加工销售为核心,向多业态延伸的枸杞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成为宁夏乃至全国名列前茅、独具优势的标准化枸杞生产基地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多年来,庄园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与中科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枸杞工程中心、中国中医药协会、宁夏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和相关专业机构在课题研究、试验分析、技术升级、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先后被确定为“第九批国家农业综合(枸杞绿色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道地药材枸杞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试验示范企业”“自治区专家服务基地”“自治区道地枸杞精细化加工(中宁)技术创新中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56项。宁夏枸杞,是目前唯一被载入中国药典的“道地药材”。宁夏沃福百瑞枸杞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福百瑞)立足“宁字号”枸杞“药食同源”属性,在枸杞鲜果做成枸杞原浆的过程中,通过技术研发,保留鲜果的营养成分和功效。“既要最大程度保留枸杞的药性、食性,也要达到口感最佳。”沃福百瑞总经理潘国祥说,沃福百瑞是第一个在中国建立有机枸杞种植基地,并得到国外权威认证机构德国BCS/CERES认证,成为中国有机枸杞生产专家、中国枸杞养生专家、世界枸杞深加工行业领军企业。6年潜心研究,沃福百瑞完成枸杞原汁常温保鲜工艺。用于自主研发枸杞抗疲劳饮品、枸杞护眼水等健康新产品,发挥枸杞鲜果滋补明目的药性;合作开发高抗氧化性枸杞浓浆、枸杞西洋参保健饮料等深加工产品,发挥枸杞鲜果调节免疫力、抗衰老的食性。

在宁夏枸杞核心产区,中宁县倾力打造全国唯一枸杞品类全产业链条,推动枸杞产业加工园区化、集群化发展,建成药品级GMP生产车间10座,鼓励辖区内124家枸杞精深加工企业创新推出枸杞原浆、枸杞酒、枸杞美妆、枸杞糖肽、枸杞特膳食品等精深加工产品10余类100余种,培育中国驰名商标4个,宁夏著名商标12个、宁夏枸杞知名品牌8个。建设中宁枸杞创新研究院,联结中科院院士6位、工程院院士2位,设置实验室17个,鼓励企业建成技术创新中心6个,强化枸杞衍生产品的理论研究,先后获批自主专利80余项,成果转化推出枸杞胶囊、特膳、糖肽等新产品20余种。2022年底,全县枸杞加工转化率达35%,综合产值突破130亿元。全县农民通过枸杞种植采摘、加工研发、物流营销创收增收,来自枸杞产业的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分之一以上。

 

创新培育 奠定枸杞产业发展“压舱石

第六届枸杞产业博览会即将在宁夏中宁举办,中宁县委副书记、县长周永根表示:黄河之籽,中宁枸杞。药食同源,道地珍品。枸杞是中宁的特色,更是领跑中宁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撑。我们将继续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统领,坚定不移把发展枸杞产业作为全县“一号任务”“头号工程”, 聚焦创新发展,深化科技兴杞。加大枸杞科技人才“外引内培”和院企合作力度,深挖枸杞“药食两用”价值,加快枸杞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拓展中宁枸杞精深加工产品新赛道。积极培育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政策导向,加快国家级现代农业(枸杞)产业园和中宁枸杞产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建设,助推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力争全县枸杞产业产值突破140亿元。

科技特派员在中宁县田间地头做项目指导

在发展过程中,沃福百瑞高度重视新品研发和技术创新。通过长期对枸杞深加工产业的积累和对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深入了解,沃福百瑞围绕深加工产品进行了多项技术攻关,先后被自治区批准为“宁夏枸杞深加工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团队”,并成立了宁夏枸杞工程院、宁夏枸杞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我们依托这些创新平台和团队优势,与江南大学、中国中医药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合作,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之路,开展枸杞深加工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示范,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沃福百瑞董事长潘泰安说,产学研一体化让高抗氧化性枸杞浓浆、枸杞保健油丸、枸杞益生菌含片、益生菌饮料、高硒枸杞等产品应运而生,企业与美国阳光生物研究中心共同开展的枸杞多糖提高免疫力和细胞修复研究也取得了新的突破。在银川芦花台、吴忠红寺堡、中宁小盐池滩等枸杞产区,记者见到了1300平方米的种质资源库,近1500亩的试验示范点,245亩的新品种试验区,还有让人耳目一新的黄枸杞、黑枸杞。“‘宁农杞15号’是继‘宁杞7号’之后又一具有高自交亲和性的丰产优质新品种;‘科杞6082’具备了大粒、丰产特性,是锁鲜制干新工艺的最适品种;黄果枸杞‘宁农杞19号’‘宁农杞20号’是适宜于鲜汁加工大果型新品种,出汁率可达80%以上;选育的黑果枸杞‘宁黑杞1号’花色苷高达5.5%,比野生黑果枸杞含量提高30%以上,结束了黑果枸杞无人工培育品种的历史。”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秦垦说。选育、推广多用途枸杞新品种,对保障产业持续稳定发展意义重大。2013年7月,宁夏启动实施自治区农业育种专项,计划用10年时间研究解决农业品种选育问题,推进产业发展。“前一阶段的5年时间,我们主要针对市场需求开展研究工作,在种业工程方面解决了许多问题,也为项目后续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所长、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曹有龙说。“2021年6月3日,‘枸杞’首次以汉字形式,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打响了宁夏深化‘中国枸杞之乡’的战略定位。”宁夏农林科学院院长刘常青说。宁夏农林科学院联合12家研究机构,组成45人的研发团队,以宁夏枸杞为材料,从评估、测序、组装到数据深度分析,攻克难关,创制出枸杞单倍体,完成枸杞全基因组测序。绘制出首个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注释出716个枸杞特有基因。科技创新,正不断提升枸杞产业的附加值,助力宁夏枸杞拥抱新机遇。截至2022年底宁夏枸杞产量8.63万吨,增长0.4%。(张宏沛 孙振星

创建时间:2023年6月19日 10:32